8月6日,特朗普公开宣称将对进口芯片征收最高100%关税,除非“在美国制造”(意思是只要你在美国建厂,就不会被征税。即使你现在还没开始大规模生产,只要你已经在建设阶段,就不会被征税)。
话音未落,8月11日又一则爆炸性新闻袭来: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、AMD(超威半导体公司)两大科技巨头,将其在中国市场AI芯片销售收入的15%直接上缴美国财政部,以获得半导体出口许可证!(英伟达需“分享”H20芯片在华销售收入的15%,AMD则需上缴MI308芯片同等比例的收入。)
两项政策叠加,无异于对中国芯片进口的“双重征税”,企业生存空间被极致压缩。
对中国企业的影响
·成本飙升:15%抽成叠加潜在关税,芯片价格暴涨,高端AI芯片的获取成本将急剧攀升,迫使AI企业削减研发投入或转嫁成本;
·供应不稳:政策变脸成为常态,关键芯片的供应链随时面临中断,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面临“卡脖子”风险;
·创新受制:高昂成本与供应不确定性,本土AI创新步伐被迫放缓,大模型训练、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进展受阻;
在明确的外部压力以及庞大内需市场下,倒逼国产芯片性能提升、软件适配(如昇思MindSpore等框架)、应用落地,“用”出来的竞争力,将成为破局关键。
目前,国家大基金三期(全称: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)已落地,政策与资本正全力扶持中芯国际、华为昇腾、寒武纪等本土力量突破先进制程与AI芯片设计瓶颈。
从百倍关税到强制抽成,美国正将半导体产业“武器化”,试图固化其科技霸权。然而,高压政策往往催生更强韧的创新力量,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、齐全的工业门类与坚定的自主决心,是破局的最大底气。当国产GPU在数据中心逐步替代进口,当自研架构开始主导智能终端,封锁的壁垒终将被技术的洪流冲垮。